《鸟岛》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鸟岛》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岛》教学设计1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九课《鸟岛》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初步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根据课文的特点。我借助多媒体以朗诵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充分发挥以读代讲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和述、演、问、思、写等方式聚合交叉。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读自得、以读代答、以读带练的主体建构活动。使用权课文的教学建立在三根支柱让:“鲜明的思想”、“生动形象的语言”、“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在喜爱鸟岛的感情基础上产生进一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体现了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着眼于功能性目标,即把原来着眼于双基目标同时重视素质目标的教学,转变为着眼于素质目标,同时尽可能实现双基目标的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愿读、乐读、会读的阅读情境。
鸟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熟悉,因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有千千万万只鸟的鸟岛来说,却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声、光、影、像”与一体的优势,以“读”为主轴,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新授开始,我就播放与课文二、三自然段相吻合的录像;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鸟岛鲜明逼真的立体形象和悦耳动听的鸟叫声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鸟岛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直接兴趣,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
学习语文情感是基础,如何使这种情感和朗读统一起来呢?在教学第二自然时,多媒体呈现鸟岛优美神奇的画面,教师则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使听觉情境迁移至声像情境和语表情境,形成一个“情绪场”。此时,教师再引读,学生的情感则油然而生。这时的学生不仅愿读、爱读,而且能够从读中感受、体悟春天鸟岛美丽而神奇的景色,达到“可以意会的不言传”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促进新知识内化。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更不全面。在教学中,往往遇到的重、难点不易解决。多媒体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更为详实的图文资料。学生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感官的协调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内化,才能更准确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内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我在教学第三自然段,利用多媒体出示夏天鸟岛热闹的情景。精美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讨论的欲望,而且使学生对鸟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于是多媒体又出现重点句,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进一步体会夏天鸟岛热闹的特点。从而把这些来鸟岛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内在知识储备的部分。
三、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精妙。
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表达最完整、最准确、最活泼的语言之一。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取无穷的乐趣。
《鸟岛》这篇课文,用词精妙。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的鸟蛋。”如一味地就句子来理解句子,就显得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借助多媒体教学,将画面定格在“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上,画面旁边呈现第三小节文字,利用文字颜色和顺序的可变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看看想想,读读议议,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真正感受到了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体会到隐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四、利用多媒体,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其思想的内涵就是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根据这一思想,本课的设计,我以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为出发点,重视学生情感趋向、情感需要和个性的铸造。教学课文第三小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细细地读,同时鼓励他们和同桌、老师一起读,、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情趋向,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由于教学方法是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最富有活力的要素,“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根据学生情感的需要,随机教学相关句子,这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
纵观整堂课的设计,我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学习环境,把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现实的”、“开放的”、“有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真正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鸟岛教学设计(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鸟岛
这些词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词语)
西部 青海湖 闻名中外
鸟岛 筑巢安家 养育后代
伸手 玉白色 密密麻麻
拾到 因为 人类 朋友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鸟岛仔细地看一看,那鸟岛在什么地方呢?
二、新授
(一)出示第一小节,
1、请你仔细读读这一节,鸟岛在什么地方?(青海湖)
2、是的,看(出示地图),这是我国的地图,这里是青海湖,在它的西北部有一座长近500米,宽约150米的小岛,这就是鸟岛,这里气候宜人,(每年5、6月份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斑头雁、棕头鸥等10多种候鸟,就会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数量达10万余只,)它是鸟儿安家生活的好地方,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海西皮。
3、读了这小节,你还知道了什么?
4、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闻名中外指:国内外都很有名气。
(不仅中 ……此处隐藏23867个字……我们把鸟儿、鸟蛋带回家好吗?
生1:如果把小鸟带回家,它就要和爸爸妈妈分离了,会很伤心的。
生2:不能把小鸟带回家,如果大家都把小鸟带回家,那么鸟岛上的鸟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小鸟就都没有了。
生3: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们。
师: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学生用喜爱的语气齐读第四自然段)
课后反思:
这节课运用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课堂比较生动、开放。
第一,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和体验。如:“小朋友们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鸟多的句子和词语?”在问题的设计中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学生的答案,并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二,课堂教学体现了体验性。例如:学生在观看鸟岛的幻灯片时,不由自主地发出“哇……”的感叹,及时抓住这一细节,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刚才小朋友们在游览鸟岛的时候,为什么不时发出“哇……”的感叹呢?由此引导学生体会鸟岛的鸟多,有机地调动学生的体验去感悟,用语言渲染感情,指导学生通过情感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体验。
第三,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如:设计了用“鸟岛上可热闹啦!鸟儿们有的xxx,有的xxx,还有的xxx。”进行说话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鸟岛》教学设计15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通过品读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鸟岛上鸟多这一特点的。
(4)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评价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
2、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
1、教学重点是理解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鸟岛成了鸟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是从朗读中体会的热闹,鸟岛是鸟的世界。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我们“三 一”旅行团,由神奇的西双版纳,到迷人的蝴蝶谷,一路奔波,现在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那就是鸟岛。
1、这时,你最希望导游向你介绍有关鸟岛的哪些知识?(出示题目,学生读课题,并质疑。)
2、梳理学生问题,有下几点:
鸟岛在什么地方?
鸟岛的景象如何?
为什么叫鸟岛?
3、让我们带着这些渴望,急切的`走进鸟岛,用耳去听,用眼去看,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找找答案。)
二、学习课文
1、读过课文后,你会回答哪个问题?你通过课文的哪些文字知道的这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指导以下问题。)
2、 鸟岛在什么地方?
指名说说,你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的答案,并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填空:鸟岛在( )。
(2)点出“闻名中外”,换个词说说它的意思(驰名中外、举世闻名)
(3)指导朗读:这么有名的鸟岛就在我们中国,谁来自豪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鸟岛的景象如何?
指名说说,你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的答案,并请你有关的自然段。
(1)重点指导: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a、在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鸟多?
b、“陆续”是什么意思。(鸟儿们先飞来一群,再飞来一群,又飞来一群,就叫做“陆续”。)
c、谁能用“陆续”说一句话?
d、谁能通过读就能让人感受到鸟多呢?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啊,每年春天,青海湖西部的天气变暖,湖水解冻,湖里丰盈的水草,成群的鱼虾,就会吸引成千上万的鸟儿陆续飞来。到了夏天,岛上就更热闹了)
(1)除了知道鸟多还知道了什么?(窝多和蛋多。)
a、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鸟窝、鸟蛋很多呀?学生自由说出找到的词语。
b、点出“窝里窝外”,换个aabb词说说“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窝的里里外外)
c、课文中介绍很美,小游客能不能把这种多的气势读出来。(指导朗读)
d、鸟岛上有数不清的鸟窝、鸟蛋,那是因为岛上有——(引说:数不清的鸟儿)。
鸟岛上这么热闹,鸟儿们都在干什么呀?让我们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鸟儿们的活动。
学生自由说出句子,如:
鸟儿们有的在海边捕鱼,有的大鸟带着幼鸟在练飞,还有的正在梳理羽毛。
e、请小游客们画出自己心目中鸟岛图,并且给它取个美丽的名字。
交流并评价:
如:“鸟儿俱乐部”“鸟的世界”“鸟的天堂”“鸟的海洋”
“鸟的乐园”等
(过渡:美丽的鸟岛之行就要结束了,作为纪念,我们每人带几个鸟蛋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们 亲戚朋友,好不好?)
1、进行爱鸟护鸟教育,指出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2、让我们再一次徜徉在这美丽的鸟岛之中吧!齐读课文
三、积累扩展
1、背诵《水乡歌》。
水乡有几多?(水多、船多、歌多)
2、 鸟岛有几多?
(鸟多、窝多、蛋多)
3、请你做个小作家,根据《水乡歌》写写《鸟岛歌》。
4、交流学生作品,并评价。
四、作业:
课下读一读巴金爷爷的《鸟的天堂。》
反思:《鸟岛》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对学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根据课文的特点又根据儿童爱玩的特点,我创设了小导游带团去鸟岛旅游的情境来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因此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涨,连学困生邱雷、黄坤、李国强也都举起了小手。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让他们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主要是让他们入境、吸引注意力、发挥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丰富的活动把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教学转变为现实的、开放的、有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在结合个性阅读的感受上,引导学生为课题改名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出现了我想象不到的效果。如:王强说的《鸟的天堂》,为我引出巴金爷爷的《鸟的天堂》作了铺垫,布置了阅读任务。
在最后的模仿写诗歌上,王蕊的习作写得令人耳目一新。这一环节,即内化了学生语言,又提高了写话水平 。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语文的扩展练习的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